第(3/3)页 济北国。 鲍信将刘备的传信递给来作客的的曹操。 曹操扫了一眼,又将信递给了身边略显清瘦的青年儒士。 青年儒士正是荀彧举荐的颍川俊杰戏志才,善于谋划而深得曹操喜爱,时常带在身边。 这次来济北国作客,曹操也将戏志才一并带来了。 “没想到刘使君竟然要跟袁术断交绝盟、不死不休,袁术这次是彻底惹怒刘备了。”鲍信感慨道。 曹操轻嘲一声:“袁术小儿,还是一如既往的贪图小利啊。刘玄德不惜得罪本初也要替袁术守住豫州,结果袁术不仅背盟,竟然还要截杀青州的勤王兵。” “孤傲自矜的人,脑子一向不太正常。” 袁术要撤兵,这理由可以有很多。 但遣人截杀青州的勤王兵,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可能有这样愚蠢的举动。 鲍信不屑道:“估计是袁术认为,反正洛阳撤兵已经得罪了刘使君,不如将刘使君的青州勤王兵杀了,还能假托其死于李傕、郭汜之手。” 曹操轻轻捋髯,看向戏志才,有考校之意:“青州如今很缺粮,刘玄德却要跟袁术断交绝盟、不死不休,志才以为,这是否是刘玄德虚张声势?” 戏志才仔细琢磨信中内容。 良久,戏志才的眼神中多了笃信之色:“明公,刘青州要跟袁术不死不休,跟青州是否缺粮并没有绝对的关联。” 曹操来了兴致:“志才为何这般肯定?这青州缺粮,就不能妄动刀兵,不能出兵又如何跟袁术不死不休?” 戏志才笑道:“春秋策士游说诸国时,游说之辞往往是委婉巧妙、典雅从容,看似彬彬有礼,实则暗藏锋芒。既可以依礼而论,用道义的力量令人折服;亦可以直率有力,以鞭辟入里的分析,析之以礼、陈之以势、诱之以利。” “而战国策士的游说之辞,侧重于纵横驰骋,辩丽恣肆而又浅显生动。这些说辞看似在虚张声势,但听起来往往又慷慨激昂。” “昔日在颍川的时候,我曾跟出游到颍川的北海郑显谋辩论过,此人辩才堪称无双,将春秋策士和战国策士的优点集于一身。” “再观郑显谋在青州的谋划,不论是解决青州内部的隐患,还是解决青州外部的隐患,几乎都是以辩术为主。” “换而言之,郑显谋一直都在用辩术周旋于青州内外各方势力,或是以春秋大义道理,或是以战国纵横学说,一直都在借力打力!” “刘备要跟袁术不死不休,根本就不需要青州再派出一兵一卒。” “只需要将反对袁术的势力整合在一起,就足以对付袁术!” 戏志才踱步遥指:“南阳本属荆州,但袁术却在南阳郡横征暴敛,不服荆州刺史刘表监督约束,袁术和刘表之间早已结怨。” “青州的勤王兵中,本有徐州刺史的三千丹阳兵,如今遭到袁术截杀,陶谦定然不会忍让。而刘备又素来跟陶谦交好,刘备既然选择了跟袁术断交绝盟,陶谦也同样会跟袁术断交绝盟。” “豫州的陈王刘宠,在豫州向来不尊天子以外任何人的号令,即便是上任豫州刺史孔伷也不能号令陈王半分。而陈王刘宠又跟刘青州交好,更是出借了钱粮武器给刘青州的部将,击杀了豫州刺史周喁。袁术想执掌豫州,陈王就是最大的敌人。” “丹阳太守周昕和九江太守周昂,本就奉袁冀州之命争抢豫州,如今没了刘青州的阻拦,他们肯定会再次进攻袁术。” “刘表、陶谦、刘宠、周昕和周昂,单这五人就不得不让袁术分兵应对。” “而袁术最大的敌人袁冀州,肯定也不会放弃这个打击袁术的机会。” “袁术不明大势,看似只得罪了刘青州一个,实际上他已经是四面皆敌了!” “不得不惊叹郑显谋布局的深远,早在跟袁术结盟的时候,他就已经准备了袁术背盟时的应对之策” 曹操抚掌大笑:“志才能将郑显谋的布局分析到这个程度,亦是不逊于人了。” “袁公路太骄傲了,自以为兵多将广,又出身汝南袁氏,这天下就可以任他摘取了。” “看似强大,实则羸弱,不过一冢中枯骨罢了!” 鲍信亦是惊叹戏志才的才智。 戏志才又道:“明公,你是时候回东武阳整军备战了。” 曹操顿时敛容:“整军备战?莫非志才要让我出兵助刘玄德?” 更了,更了,尴尬,差点就赶不上了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