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省亲引留意,扶摇上青云-《宰辅大人是朵黑莲花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连赵德勋,都是在去往荼州的路上,知晓自己身藏匕首。

    如此看来,常彬的心思,不是一般缜密。

    “发什么愣?”

    微眯的双眼恢复如常,顾七抬头笑了起来:“你们何时到的国都?”

    “昨日上午。”常彬抬手揽住顾七肩膀:“先是去了柳府,将柳大人的家书送过去,之后便回了客栈,中秋佳节,喝了一肚子闷酒。”

    “每逢佳节倍思亲。”顾七叹了口气,目光不自觉落到郑少仁身上。

    这便是郑旭的长孙。

    同赵德勋相比,似矮了一小截,身材略魁梧,脸上稍显横肉,若脱了这身官服,倒更像屠夫。

    似是察觉到打量目光,郑少仁瞥过眼来,上下扫了一眼顾七。

    不知为何,总觉得那眼神里,多了些鄙夷的味道...

    顾七瘪了瘪嘴,站正了身子,不再说话。

    “大臣进殿——”

    队伍蠕动起来,顾七紧张得手心出汗,将身上官服抻了又抻,跟着队伍进了殿。

    元承熙端坐龙椅,明黄的龙袍衬得整个人熠熠生辉。

    众臣依次奏报,或讲边疆战事,或讲百姓民生,方方面面,繁多得不像话。顾七手持笏板,站在末尾悄打了个哈欠。

    昏昏欲睡之际,听到元承熙一声:“裴启桓。”

    顾七登时惊醒,侧步出队,原地下跪:“臣裴启桓,参见陛下!”

    元承熙在上招了招手:“前面来。”

    躬身上前,复跪下磕头。

    “起来回话。”元承熙望着顾七,威严开口:“荼州治水,到哪一步了?”

    “回陛下,已着手清淤建堤,想来年底便可完工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听闻初抵荼州,便破了一起拐卖案?”

    顾七顿不过片刻,便弯着身子答道:“回陛下,确有此事。荼州原刺史冯睿,自十五年前便拐卖荼州女子,好在荼州百姓得陛下护佑,冯睿入狱后不久,便自戕了。”

    “呵,”元承熙眼底扫过凌厉,大手一挥:“此事办得不错。裴启桓,治水、破案有功,即日起,擢任户部侍郎,掌土地、钱谷之政。”

    “谢陛下!”

    同时,拔擢薛沛林为工部侍郎。常彬和柳纪纲赴泽州,本是拿着裴启桓的治水详策去做些基础工事,因此,并未得到拔擢。

    朝堂上涌出窸窣议论,而议论的中心,便是顾七。

    薛沛林自去了国都,为官数年,始终停在工部员外郎。如今小小的翰林学士,赴荼州治水不到一年,便径直拔擢为户部侍郎,即便同时提拔了薛沛林,也稍显不公。

    元承熙并未理睬议论之声,皱着眉挥了挥手。

    太监卫礼站在身侧,喊一声:“退朝——”

    官员依次出了殿,抬眼看见常彬站在几丈外,想来是在等自己。

    顾七却并不着急,站在殿中整了整衣衫,待听到细微脚步声,自己方抬脚欲走。

    “裴大人请留步,”卫礼上前拦住顾七:“陛下召您去御书房。”

    意料之中。

    顾七软唇微抿,朝卫礼浅鞠一躬:“有劳卫公公。”

    常彬望着顾七的背影,沉思片刻后,转身回了翰林院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